雨生百谷,莫負春光 | 英迪尚學禮――致敬倉頡,禮贊漢字
來源:
發(fā)布時間:2021-04-20
【概要描述】
谷雨至,萬物生,在春天的最后一個節(jié)氣里,英迪國際幼兒園、英迪小學、初中的學生肅立,為幼兒園及一、二年級小朋友隆重舉行了英迪首屆4·20“中華漢字節(jié)”尚學禮。
愛我中華
紅旗飄飄,彩帶搖搖,鼓聲雷動,在鮮艷國旗的見證下,由四年級全體學生、五六年級女生、生活老師們組成的小學部花環(huán)方陣隊帶來精彩的助禮表演《愛我中華》,五彩繽紛,正如孩子們的花樣年華。
漢字歌
伴隨著悠揚的琴聲,音樂班學生飽含深情的歌聲緩緩流出,因為了解,所以懂得,因為懂得,所以熱愛,他們對漢字的一腔熱愛都傾注在這寧靜人心的歌聲里。
長歌行
英迪小學部三年級的同學們以古詩唱讀的方式慶賀谷雨日漢字節(jié)。
長歌行
青青園中葵,朝露待日晞。
陽春布德澤,萬物生光輝。
常恐秋節(jié)至,焜黃華葉衰。
百川東到海,何時復西歸?
少壯不努力,老大徒傷悲。
借助朝露易晞、花葉秋落、流水東去不歸來,發(fā)出了時光易逝、生命短暫的浩嘆,鼓勵人們緊緊抓住隨時間飛逝的生命,奮發(fā)努力趁少壯年華有所作為,寓教于審美之中。孩子們也如這春天里的花朵,恰逢美好時節(jié),唯有努力成長,才能不負春光,不負未來。、
將進酒
初中男生也準備了頗具氣勢的古詩誦讀——《將進酒》。黃河之水天上來,東流到海不復還。鏗鏘有力的朗誦,讓我們看到了當代少年的無畏、灑脫與擔當。
朝代歌
高段的學生帶來古詩唱讀——《朝代歌》,唱出了中國上下5000年歷史、唱盡了時代更迭變遷。
小初師生共讀《致敬倉頡,禮贊漢字》
在中國文化與歷史長河之中,文明的創(chuàng)造往往離不開圣賢的身影,倉頡造字便是其中的典型。倉頡是黃帝時期的史官,后世稱之為“史皇”,東漢《論衡》記載:“倉頡四目,為黃帝史”。
“倉頡造字,天雨粟,鬼夜哭”,倉頡造字是華夏文明的里程碑。正是倉頡造字讓勤勞的人類更加智慧,從此人們就把倉頡敬奉為了造字之神,天下谷米雨的這一天也就成了文字的生日。
文明發(fā)展催生了文字的誕生,文字未出現(xiàn)之前,人類迷信神鬼之事,人類創(chuàng)造文字,是從野蠻走向文明,從落后走向先進,從今天走向明天的一個過程,古人不懂得科學,但也能認為這是一個驚天動地泣鬼神的大事。
致敬倉頡,禮贊漢字,崇尚學習,快樂讀書,我們,在行動!
尚學禮
最濃墨重彩的一幕,無疑是本次“尚學禮”的主角——英迪國際幼兒園及英迪小學一、二年級的孩子們,在英迪國際幼兒園王琳琳園長親切的聲音里,孩子們大聲朗誦《我愛漢字,我愛讀書》,感受漢字的偉大之處,在這谷雨時節(jié),種下和書交朋友、和漢字交朋友的種子。
春雨綿綿,熱情不減。
做堂堂正正中國人,寫規(guī)規(guī)范范中國字......尚學禮,在孩子們稚嫩卻堅定的宣誓聲中結(jié)束,讓我們共同預(yù)祝英迪國際學校的小朋友們,在今后,對學習更加充滿向往和期待,對漢字更加充滿敬畏和熱愛!